南嶺地區諸廣山復式巖體年代格架研究
【摘要】:諸廣山巖體是南嶺地區著名的大型復式巖體之一,但其研究程度存在南體高、北體低的不均衡現象,制約了對諸廣山巖體年代格架及其巖石組成的整體性認識。本文對諸廣山復式巖體(北體)進行鋯石年代研究,測得早古生代湯湖巖體、寨前巖體、東洛巖體(黑云母二長花崗巖)鋯石U-Pb年齡分別為444±2 Ma、448±3 Ma、440±2 Ma,桂東巖體和上堡巖體(黑云母花崗閃長巖)鋯石U-Pb年齡分別為444±2 Ma、442±2 Ma;中生代淋洋巖體(二長花崗巖)和鵝形巖體(正長花崗巖)鋯石U-Pb年齡分別為230±3 Ma、157±1 Ma。諸廣山巖體(北體)是由晚奧陶世-早志留世、晚三疊世、晚侏羅世巖體組成的復式巖體。結合南體年代與巖石學資料,認為諸廣山復式巖體的侵位可劃分為晚奧陶世-早志留世、中-晚三疊世、晚侏羅世三個期次,相應的巖石組合大致由花崗閃長巖-二長花崗巖→二長花崗巖→二長花崗巖-正長花崗巖演變,與顯生宙南嶺地區地殼物質成熟度逐漸增高的總趨勢一致,這可能為晚中生代該區發生鎢錫鈹鈮鉭鈾等戰略性礦產大規模、集群式成礦奠定了物質基礎。湯湖巖體和寨前巖體中存在的新元古代繼承鋯石和捕獲鋯石暗示本區早古生代巖體形成過程中可能有新元古代物質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