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川口印支期花崗巖成因及與鎢成礦關系
【摘要】:川口花崗巖體位于南嶺成礦帶北西側,賦存有大型川口鎢礦床。川口花崗巖主要由二長花崗巖和白云母花崗巖組成,具有高硅、富堿的特點,屬高鉀鈣堿性系列,為分異的S型花崗巖。SHRIMP鋯石U-Pb同位素測年與輝鉬礦Re-Os同位素測年表明,川口花崗巖體中細粒含斑二云母二長花崗巖成巖年齡為223.1±2.6 Ma,成礦年齡為225.8±1.2 Ma,表明其成巖成礦時代為印支期。元素地球化學及Sr、Nd同位素特征表明:川口花崗巖來源于古元古代泥質巖的部分熔融,形成于印支期陸內伸展-減薄的構造環境。川口花崗巖與鎢礦床在時空上高度吻合,鎢礦與花崗巖的Y/Ho比值相近,且兩者在Y-Ho圖解上顯示出良好的線性關系,結合鎢礦石中Re同位素和流體包裹體氧同位素組成特征,認為川口花崗巖巖漿經歷了高度分離結晶,產生了富揮發分的成礦流體而形成鎢礦。作為華南地區印支期花崗巖成巖成礦事件的典型實例,川口花崗巖與川口鎢礦指示了華南地區印支期花崗巖具備較大的鎢礦成礦潛力。